傳承推廣,融合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慢性創面(慢創)診療技術的創新發展,促進中西醫結合在傷口造口護理領域的深度融合,濟南皮膚瘡瘍醫院于5月20日受邀赴山東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開展專題學術講座。本次講座以《中醫藥在慢創中的防治》為主題,由濟南皮膚瘡瘍醫院王本志院長主講,來自全國各地的二十余名造口傷口治療師參與。
中醫藥傳承創新 破解慢創治療難題
講座中,王本志院長立足多年臨床經驗,系統闡述了中醫藥在慢性創面預防、治療及康復中的獨特優勢。他指出,糖尿病足、壓力性損傷、靜脈性潰瘍等慢性創面病程長、易復發,傳統西醫治療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中醫藥通過“整體調治、內外結合”的理念,在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組織修復、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等方面展現出顯著療效。
結合典型案例,王院長詳細介紹了中藥外敷、熏洗、中醫外治法等特色療法的應用場景及操作規范,并分享了張萍院長自主研發的“張萍大夫抑菌膏”等中藥制劑的臨床應用情況。數據顯示,近三年我院慢創團隊通過中醫藥治療創面特色療法成功治愈復雜慢創患者600余例,為廣大慢創患者解除了困境。
互動熱烈 共話中西醫協同發展

講座現場設置了中醫藥治療創面技術視頻演示與答疑環節,王院長向大家詳細展示了中醫外治法與傳統換藥技術在換藥操作中的差異。參會人員圍繞“中藥抗感染機制”“體質辨識在慢創個體化治療中的應用”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現場學術氛圍濃厚。山東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校長劉峰教授在總結中表示:“王本志院長的分享為慢創治療提供了全新視角,中醫藥的加入將助力構建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創面管理方案。”
深化合作 助推學科高質量發展

據悉,濟南皮膚瘡瘍醫院瘡瘍外科作為區域性中醫專科慢創診療機構,近年來積極探索“精準清創+辨證施治+現代護理技術”的多學科協作模式,已與多家醫療機構建立技術協作關系。此次講座是雙方深化專科聯盟建設的重要舉措,未來將聯合開展慢創防治規范化培訓、中醫藥特色技術推廣等項目,助力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慢創診療水平。
王本志院長表示:“傳承中醫藥精髓并推動其與現代醫學結合,是解決復雜創面問題的重要路徑。我院將持續發揮專科優勢,為慢性創面患者提供更優質、更具人文關懷的醫療服務。”
慢創背景
慢性創面因高發病率、高致殘率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挑戰。據《中國慢性創面診療指南》統計,我國慢創患者超千萬,且隨老齡化加劇呈上升趨勢。近年來,中醫藥在慢創領域的應用價值日益受到國際關注,相關研究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傳統醫學發展戰略。